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农村一种野草,味苦如胆,但能用于口苦耳鸣、阴囊潮湿、阴道炎

时间:2024-12-25 08:35:26

如果评一个中药里最苦的药,龙胆应该会排在前几名。

黄连,已经是很苦的中药,有句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龙胆比黄连还苦。它的名字就有“苦”——

“龙”是它的外形,叶子有点像龙葵;

“胆”是它的味道,味苦如胆汁。

龙胆花

龙胆药材

中医讲苦能泄、能燥湿,能泻火存阴,龙胆又入肝、胆、膀胱经,因此有很强的泻肝火、泻肝胆湿热、泻膀胱湿热的作用,被称作“肝胆湿热证要药”、“泻肝胆实火要药”。

龙胆有时写作龙胆草,容易误解它是全草入药,但其实龙胆主要是用根和根茎。地上部分也有效,但是作用比较弱。

今天我们聊聊这味“泻肝火要药”——龙胆。

1、肝胆实火

肝胆实火,常表现为肝胆经循行的部位有“火邪”,包括肝胆区疼痛,肋处胀痛,甚至累及胃痛、反酸,头晕头痛、眼睛红、口苦、耳鸣耳聋、耳内外红肿,舌红苔黄等。

最有名的方,就是龙胆泻肝汤了,龙胆配栀子、黄芩、柴胡等,用于胁肋疼痛、口苦、耳聋耳鸣等肝火症状。

龙胆泻肝汤

还有当归龙荟丸,龙胆配栀子、大黄、芦荟等,用于肝火头晕目眩、心烦、耳鸣耳聋,腹胀便秘。

口苦常常是由肝火所致。轻者,可用龙胆泻肝胆实火;重者,用龙胆配黄芩、茵陈、金钱草清利肝胆湿热。

张元素称龙胆为“治眼中疾必用之药”。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龙胆可用于肝胆火引起的眼病,如目赤肿痛或眼生翳障。可单味龙胆,水煎取汁,外用洗眼,或与清肝明目的夏枯草、青葙子、决明子等水煎内服。

2、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不仅仅是肝火,而且是火中带湿,湿热郁火。因湿性重浊,因此常导致下焦的一些病证,如肝炎黄疸,湿疹湿疮,阴肿阴痒,小便不通、涩痛,女子阴道炎、阴痒、带下,舌红苔黄腻

上面的龙胆泻肝汤,也可以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小便赤涩、泌尿系炎症、阴囊红肿潮湿,女子生殖道炎症、带下、阴部瘙痒。

制成中成药,即龙胆泻肝丸,联合西药泛昔洛韦胶囊,还能有效缓解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黄药师小贴士:龙胆泻肝丸曾一度陷入肾毒性的负面新闻中,后来发现罪魁祸首是成分关木通。后来关木通就不让用了,改为无毒性的木通,安全可靠。因此现在的龙胆泻肝丸,只要是有正规“国药准字”的都是没有毒性的,可放心使用。)

湿热黄疸,龙胆常与茵陈、栀子、黄柏等利湿退黄药同用。

阴囊红肿,龙胆常与利湿清热消肿的栀子、生地、木通等同用。

妇科阴痒、阴痛,也可以用于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柴胡、车前子、木通、泽泻、当归、香附、地肤子、生地黄、甘草)。

女子湿热带下,黄稠腥臭,烦躁易怒等,常与苦参、蛇床子、黄柏等清热燥湿药同用。

泌尿系感染、小便痛、尿血,龙胆可与木通、栀子、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湿疹湿疮,可用龙胆煎水外洗,常与苦参、地肤子、黄柏等清热燥湿止痒药同用。

3、肝热生风

肝经热极易生风,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常见于儿童。如《小儿药证直诀》凉惊丸,龙胆配黄连、牛黄、钩藤等,用于此类病症。

4、现代药理作用

龙胆所含龙胆苦苷有保肝、降低谷丙转氨酶、利胆的作用,还能抗炎,杀疟原虫。服用少量龙胆,能增强胃液分泌,促进消化

5、龙胆使用禁忌

龙胆汤剂苦寒不宜多用,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又能利湿,阴虚津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