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工会帮就业”等十大行动全面启动

时间:2025-07-27 15:41:00

今年上半年,大连市总工会加速推进2025年“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职工“提素建功”、工会帮就业、百名劳模助百企百校、司机之家暖“新”服务、千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职工超级联赛“体育振兴”、职工子女托管扶持、女职工“两癌”筛查救助、职工心理健康“双百”和劳模(技术工人)关爱等十大行动全面启动。
职工“提素建功”行动
举办大连市第七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活动,已完成一类竞赛70个,组织并指导基层工会申报实施二类竞赛96个、三类竞赛172个,推荐参加省赛12个。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建功立业当先锋”主题劳动竞赛,推进新机场建设等重大工程劳动竞赛3个,指导庄河市总工会开展“大干一百天,共创振兴新突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劳动竞赛。启动市第二届“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云端劳动竞赛暨首届海外职工技能大赛活动,为10个国家14个海外项目、9000余名中外员工搭建云端竞赛平台。深化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指导基层申报省级创新工作室(第二批)51个,申请市级创新工作室建设支持84个、创新项目扶持128个,向省总推荐创新工作室9个。
工会帮就业行动
完善“四协同”就业服务模式,推动百家就业服务站深入社区街道、工会驿站、连青公寓等开展常态服务,定期在市总职工之家、大连火车站广场、甘井子万达广场、高新万达广场等地举办就业大集,打造“站点+大集”15分钟工会就业服务圈。开展重点群体精准就业服务,市总本级先后举办新春返岗、高校民企、女职工、青年“留连+文旅”等专场招聘会21场,组织线上直播带岗18场,参与职工14万人次;全市各级工会发布招聘信息121期,举办招聘活动66场,服务企业3132次,提供就业岗位5.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7300余人,实名制安置797人。优化乐聘大连小程序,上线AI简历撰写和AI模拟面试功能,依托大数据开展培训+招聘一站式服务,实现从就业培训到用工招聘的实时流转。扩大就业培训覆盖,开展就业培训40场次,免费培训2074人次,面向就业重点群体开设家政、AI应用等培训班9个。
百名劳模助百企百校行动
组织毛正石、陈兆海、许斌、马树德等11名劳模工匠参与公益送课活动。已开展劳模工匠送课送培训活动154场,93名劳模工匠分别赴74所学校和44家企业培训345课时,覆盖职工22502人次,24名劳模工匠被30所学校聘为德技辅导员。推进“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组织20名专家定向帮扶12家企业的20项生产技术难题。
司机之家暖“新”服务行动
6个微型工会司机之家和4个综合型工会司机之家建设工作相继启动。全市首个综合型“司机之家”在西岗区正式揭牌投入使用,项目设有22个房间66张床位,配备餐厅、卫生间、淋浴、洗衣房等设施,为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千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行动
推进3500余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联合市中院、市人社局召开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连众调”第三批典型案例发布会。市县两级工会共办理劳动争议调解案件1882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912万元。联合人社局等部门帮助91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53万元。建立快递员群体工会律师志愿者团队,上半年开展普法咨询11次,惠及794人,办理调解案件65件。 职工超级联赛“体育振兴”行动
联合市体育局举办2025大连市足球超级联赛职工组比赛,全市75支职工代表队、1826名职工球员共进行175场比赛,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70个参赛队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大连市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等17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职工子女托管扶持行动
完成2025年大连工会“慧成长”职工子女寒假托管扶持项目,征集公益研学基地18个,招募并培训志愿者172名,首次邀请劳模工匠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2500余名职工子女送上“开班第一课”。暑假托管服务项目于7月18日启动,预计服务183个班次4313名职工子女。
女职工“两癌”筛查救助行动
开展为全市女职工送“两癌”科普知识进企业活动,先后走进21家企业惠及1000名女职工。启动女职工“两癌”筛查救助行动,计划为3000名女职工开展公益性“两癌”筛查,为符合条件的女职工送去关爱慰问金。
职工心理健康“双百”行动
整合市总本级、各区市县总工会、产业工会等各级职工心理关爱阵地资源,组建职工心理关爱阵地联盟,开展“精准+普惠”心理关爱服务。举办企业职工减压团体服务159场,惠及职工9236人,培训基层工会心理骨干79名,“开放日”职工免费体验、中高考减压赋能科普等活动广受职工好评。
劳模(技术工人)关爱行动
启动2025年优秀技术工人和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44名职工参与首批活动。下半年将组织180名市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五一奖章获得者)开展疗休养活动。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邀请24中4位老师为45组劳模家庭进行“一对一”辅导。推荐全市22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创历史之最。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