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大阅兵:苏联红军如何创造战史传奇?丨皇牌大放送
今年是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阅兵仪式。
近日,针对西方舆论抹杀苏联对二战胜利的贡献,俄罗斯总统普京回应说:“无论谁如何竭尽全力,也无法歪曲、诋毁拯救世界免遭纳粹侵害的苏联红军战士的功绩。”
作为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苏联红军是怎么炼成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红军为什么能够反败为胜,击溃德军,创造奇迹?

1德军闪电战惊醒斯大林
1941年6月22日凌晨四点,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闪电战。350万德军如洪水般涌入苏联边境。但是,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此仍一无所知。

希特勒的悍然入侵,震惊了苏联红军元帅季莫申科。他不敢叫醒睡梦中的斯大林,而是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的副手朱可夫将军。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斯大林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的建议,全力抵抗德军的入侵。

为快速提升红军的战斗力,斯大林决定加强苏共对军队的控制,恢复军队中的政委制度,号召党员踊跃参军参战。这种强化“党指挥枪”的措施,可以追溯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爆发的俄国内战时期。
2“党指挥枪”的由来
1918年11月,苏俄内战正酣。列宁任命托洛茨基为军事人民委员。托洛茨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击败沙皇的军队和英、法、日、美等国的武装干涉。当时的苏俄工农红军,是志愿者组成的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军衔以及常规的指挥系统。

托洛茨基必须尽快建立一支正规军。他开展大规模征兵工作,并决定起用曾接受过正式部队训练的沙皇军官,负责训练和领导这些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入伍士兵。但这一决定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对。
在斯大林看来,将政权的安危交到革命敌人手里,简直匪夷所思。几经争论,他们制定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在军队中设置政委一职,作为党的代表和教官,制约和监督前沙皇军官。
1922年,内战结束,苏联正式成立。对于那一代的红军官兵来说,这是一场战火的洗礼。内战让这个国家变成了军营。朱可夫后来回忆说:“正是经过这次内战,才有可能让俄罗斯的经济服务于军事目的。”
3战争初期 苏军为何节节败退?
但是,当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时,这个高度军事化的国家几乎失灵。面对德军猝不及防的攻势,苏联红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通讯和补给线都被切断。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星期,每两秒钟就有一个苏联士兵丧生;共有20万人阵亡,超过10万人被俘。
在莫斯科,斯大林对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吐露心声:“列宁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遗产,我们这些继任者却把一切都搞砸了。”
斯大林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此时苏联红军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几年前,正是他亲手将其削弱殆尽。
4“大清洗”严重削弱红军战斗力
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1936年已当上副国防人民委员。他将苏联红军打造成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部队之一,在军中颇有威望,被称为“红色拿破仑”。

他始终将希特勒视为对苏联的主要威胁,却妨碍了斯大林想与纳粹德国签订和平条约的计划。斯大林决定让他闭嘴。
1937 年 6 月 11 日, 图哈切夫斯基与另外八位高级将领同时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于当晚被处决。这标志着斯大林对苏联红军的大清洗正式开始。

苏联五位开国元帅中,有四位遭到处决。还有14位将军和11名政委,也步上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后尘。这场大清洗一直持续到1939年3月,估计有4万名红军军官被镇压,其中包括80%的高级军官。
为了替补在大清洗中被处决的高级将领,近1000名年轻军官在1940年晋升为将军,包括朱可夫和科涅夫。1941年,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的大部分成员,都是此时提拔上去的。
5红军如何打赢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中旬,德军距离莫斯科仅有200公里。地铁全线停运。城市屏息以待。与外交使团一样,莫斯科城内各大政府机构,全部撤离到靠近哈萨克斯坦的边境。

11月15日,纳粹德军距克里姆林宫仅有20公里。但严寒使德军瘫痪。夜间温度骤降至零下30度。发动机无法启动。机油冻结。德国空军的飞机无法起飞。补给短缺问题迫在眉睫。德军紧缺燃料和手套。

1941年12月1日,朱可夫致电斯大林:“敌人已筋疲力尽。”三天后,他发动了反攻。苏联红军只有步兵、炮兵和少量装甲车,但依靠出色的军事战术,让德国人溃不成军。莫斯科保住了。一夜之间,朱可夫成了民族英雄。

6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夏天,德国人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这座城市以苏联最高领袖的名字命名,是重要的铁路和河道枢纽。如果拿下这座城市,希特勒就能切断苏联红军的粮食和战争物资供应。
德军上将威廉•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攻入了斯大林格勒市区。尽管守城的苏军力量薄弱,但有一个人设法减缓了德军的推进。红军第62集团军的指挥官瓦西里•崔可夫,曾担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协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擅长城市作战的崔可夫,组织实施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崔可夫想方设法补足弹药,指挥小分队通过下水道从后方突袭德军,把步兵训练成狙击手,完成了斯大林下达的“决不后退一步”的任务。1942年9月下旬,德军的攻势难以为继,陷入停滞。
此时,斯大林召回“救火队长”朱可夫来扭转局势。1942年11月19日,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红军向德军防线的薄弱环节——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发起进攻,将德军第6集团军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市区,切断其增援和补给。
1943年1月31日,德军上将保卢斯向苏军投降。尽管损失惨重,苏联红军还是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7苏军攻占柏林 希特勒绝望自杀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这场会战之后,1943年8月,苏联红军又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势如破竹,一路向西猛进,直指德国的心脏柏林,沿途解放了一座又一座的东欧城市。

1945年1月23日,朱可夫元帅率领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抵德军东线最后一道防线奥得河。2月上旬,科涅夫元帅率领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渡过奥得河,直抵尼斯河。至此,苏军大本营的作战目标顺利完成,为攻打柏林做好了准备。
尽管德军反败为胜的希望十分渺茫,希特勒依然决心把战争进行到底。德军统帅部在柏林部署了两个集团军,约100万兵力,配备1万多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3300架战机。陆军总部的8个预备师,也投入柏林防御。此外,柏林市内还有守备队20万人。
1945年4月16日,朱可夫下达总攻的命令。苏联红军先于他们的英美盟友攻入柏林。科涅夫从柏林南部切断和包围了德军,朱可夫则在4月24日推进到北郊。

苏德两军在柏林街头展开殊死的搏斗。抵抗既激烈又绝望。德军残余势力已无路可逃。短短一周内,胜败已成定局。4月30日,朱可夫长驱直入柏林市中心。同一天,希特勒在他的地堡中自杀身亡。
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5月9日零时,投降书正式生效。

1945年6月24日,一场大规模的胜利庆祝活动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苏联红军再次昂首挺胸。朱可夫元帅骑着斯大林赠予的白马,从部队面前飞驰而过。他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但斯大林相信,他自己才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英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本周六晚上 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皇牌大放送》
《荣光与阴霾——苏联红军史话》上集

来源:皇牌大放送
编辑:施纯志 赵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