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海花博园点状供地项目落地,里水打造中国蝴蝶兰之都提速

时间:2025-05-07 13:03:00

近日,位于里水镇流潮社区的南海花卉博览园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花博园项目”)增资扩产用地手续获得市政府批复,成为佛山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标志性案例,这也是南海首宗点状供地项目,计划打造集花卉观赏、观赏鱼电商直播、线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对于里水而言,该项目正是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中“国际观赏鱼展览交易中心”的载体,也是牵引计划落地的关键一环。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通过顶层设计、产业导向和资源整合,为里水镇点状供地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实践路径。点状供地在激活乡村产业动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破解乡村产业项目用地难瓶颈,持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首宗点状供地项目启航

构建现代农业新标杆

花博园项目作为南海区首宗点状供地项目,承载着推动传统农业向电商化、国际化转型的重要使命。该项目以“现代农业+跨境电商”为核心,建设六大功能板块,打造集花卉观赏、观赏鱼电商直播、线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助力南海花卉博览园从传统市场向跨境电商综合平台提档升级,助力里水“三花三鱼一豆一稻一果”品牌走向全球市场。

水云里花鸟鱼虫港效果图。

项目选址里水镇流潮社区流潮股份经济合作社,紧邻南海花卉博览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北侧,规划占地面积1.1974公顷。根据“点状供地”政策要求,项目精准布局六大功能板块:如特色展厅集中展示蝴蝶兰、观赏鱼等特色产品,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电商直播基地搭建线上销售平台,联动国内外电商渠道;零售包装中心提供产品分级、包装、物流一体化服务;研发中心聚焦种苗培育与新品种研发;实验检测中心保障产品质量与标准化输出;运营中心统筹园区管理与市场拓展。

项目采用“点状供地”模式,摒弃传统大面积开发方式,通过精准匹配土地需求,实现集约化利用。按照计划,项目将于2025年12月完成供地,2026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工期约1年,总投资1.4亿元,全部由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建设“水云里花鸟鱼宠港”。该项目以观赏鱼、萌宠及其配套资材(鱼缸、饲料、药品、电器、工具、滤材、造景、相关服务)为核心,以展示、交易、体验、文创、电商直播、跨境电商等为基本形式,打造全球最大的观赏鱼商业综合体。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收可达3亿元,1至2年内实现盈利。其社会效益更为深远——产业升级上,推动花卉与观赏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形成“研发—生产—展贸—销售”闭环;乡村振兴上,带动流潮社区集体经济增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助力“农村美、农民富”;品牌提升上,通过跨境电商中心与线下体验场景,增强“梦里水乡”品牌国际影响力;生态协调上,项目严格遵循国土空间规划,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破解乡村用地难题

激活“农业+”新动能

点状供地政策是近年来国家为支持乡村振兴推出的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解决乡村产业项目“零星、分散”的用地需求,突破传统“全征全转”模式限制。该政策通过“精准动工、以点带面”的思路,为“农业+”项目提供灵活的土地保障。南海花博园项目正是这一政策的实践范例。

里水自然资源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乡村产业项目因土地零散、规划限制等问题面临落地难。“点状供地”政策正是破解这一瓶颈的关键举措。该政策允许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灵活供地,无需大规模征地,既节约土地资源,又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以南海花博园项目为例,通过精准供地,避免粗放开发,仅需1.1974公顷土地即可满足六大功能需求,土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企业无需承担大规模征地费用,投资成本降低约20%,缩短资金回笼周期;为“农业+电商”“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提供载体,推动三产深度融合。

里水镇是南海区农业大镇,是南海高水平农业的代表。全国每4株蝴蝶兰就有1株来自里水。镇内汇聚了300多家蝴蝶兰种植企业,蝴蝶兰年产量超6000万株,2024年产值12亿元,其中出口贸易额超1亿元,年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点状供地政策为农业项目增资扩产提供了新思路。此次南海花博园项目不仅为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政策样板,更通过跨境电商功能激活农产品出口潜力。数据显示,南海花博园现有观赏鱼和蝴蝶兰种植企业400多家,年交易额超2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观赏鱼集散中心。预计项目建成后,企业将迎来一次跨越式发展。

联动“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

打造国际级农业产业高地

2025年,里水镇启动“百亿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攻坚活动,提出“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目标到2027年实现蝴蝶兰全产业链产值30亿元,全国市场份额提升至40%。该计划以“四大中心”为核心抓手,包括蝴蝶兰种业组培中心、蝴蝶兰交易中心、绿植进出口中心及国际观赏鱼展览交易中心。南海花博园项目正是“国际观赏鱼展览交易中心”的载体,也是牵引计划落地的关键一环。

南海花博园观赏鱼养殖企业众多。

作为四大中心之一,国际观赏鱼展览交易中心将承担三大功能——贸易枢纽: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推动观赏鱼与蝴蝶兰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美市场;技术赋能:联合科研机构,建立观赏鱼种苗基因库,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品牌窗口:通过年度国际展览会,吸引全球采购商,打造“里水观赏鱼”国际名片。

里水镇党委委员杜柏盛表示:“观赏鱼与蝴蝶兰产业具有高度协同性。通过该项目,我们不仅完善了产业链条,更将‘单点突破’转化为‘全局优势’。”数据显示,里水年销售观赏鱼超300万尾,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观赏鱼产业产值增长50%,并与蝴蝶兰产业形成“双轮驱动”,让里水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

南海花博园。

南海花博园点状供地项目的实施,既是土地政策改革的创新实践,也是里水镇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随着南海花博园项目与国际观赏鱼展览交易中心的落地,里水镇“中国蝴蝶兰之都”蓝图日渐清晰。

通过“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里水正以“一朵花”带动全产业链升级,以“一条鱼”激活跨境贸易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品牌与国际化基因。到2027年,里水计划实现蝴蝶兰种植面积6500亩、年产1.1亿株、瓶苗自给率60%的目标,并培育超200个市场化新品种,蝴蝶兰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里水从传统农业镇转型为集研发、生产、展贸、旅游于一体的国际级农业产业高地。未来里水将继续深化点状供地模式,以点状供地改革切口,助力“三生融合”湾区名镇建设。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