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扛稳国企责任,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湖南轨道集团驻金紫峰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时间:2025-05-26 18:26:00

通讯员 代文江 刘军 张峰

初夏时节,春风尚未消退,酷暑尚未来临。迎着朝阳,伴着晨光,驱车驶入炎陵县鹿原镇金紫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清水秀、峰峦叠翠的美丽画卷。干净整洁的村道纵横交错,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阳光下错落有致的农舍熠熠生辉,道路两旁的油茶园绿意盎然。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里,满是沁人心脾的缕缕花香,好一幅美丽的田园乡村新图景。

党旗所指,国企所向,步履铿锵。2023年5月,湖南轨道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民情怀,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环境更为艰苦的金紫峰村作为驻点村。两年来,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思维,在金紫峰村勾勒出一幅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的新图景。

织密防贫网,巩固脱贫成果

金紫峰村坐落于湘赣边陲炎陵县西南边缘,群山环抱,背倚炎帝陵前的第一高峰——金紫峰(海拔1382米),平均海拔500米,85%为山地。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329户940人,其中监测户2户6人、脱贫户45户130人。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年来,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察民情、访民意、摸家底,积极构建排查预警和精准施策的工作体系,织密防返贫保障网。

通过“线上平台监测+线下入户走访”并行,驻村工作队定期开展全村防返贫动态监测大走访,重点走访慰问监测户、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残障人士等500余人次,建立95份“一户一策”帮扶台账。

支持监测户、脱贫户复垦250余亩油茶林,发放奖补资金5万余元,既保护了油茶这一传统产业,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结合村集体中药材产业,免费为村民提供中药材种苗、培训种植方法,带动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利用驻村帮扶1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村集体产业项目,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岗位180余个,发放劳务工资120万余元,稳岗增收惠民;看望慰问大病患者11人、困难群众14人,发放慰问金1.7万余元;2024、2025年春节期间累计走访慰问监测户、脱贫户、残疾户、大病户及80岁以上老人等181户,入户发放米、油等爱心物资7.3万余元;邀请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到村开展学生心理帮扶关爱活动,组织15位留守学生谈心、玩游戏等,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胆气与社交能力;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帮助农户销售黄桃、茶油、土黄牛肉、民宿住宿、蜂蜜、鸡鸭等50万余元……

两年来,通过多措并举、因户施策,驻村工作队不仅持续巩固和拓展了金紫峰村脱贫攻坚成果,也有效地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

聚焦基础改善,夯实振兴根基

道路狭窄,破损严重;急弯众多,会车困难;缺少照明,隐患重重……这些因素不仅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也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驻”在村、“住”进心。为解决金紫峰村村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让广大村民享有更真切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驻村工作队牢记国企使命,聚焦民生实事,大力推进路网升级改造、亮化美化、设置安全设施等一系列民生服务保障,不仅夯实了金紫峰村乡村振兴根基,也有效提升了百姓福祉。

一是新修设施促生产。拓宽及硬化村主干道、组道6000余米,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会车难、出行效率低等问题,助推了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新修农改水圳870余米、水坝1处、机耕路200余米,进一步完善灌溉系统等农用基础设施;开挖10个村民小组生产林道12000余米,极大方便村民砍伐运输杉木和楠竹、复垦油茶山和采摘茶籽、采摘黄桃等林业生产活动;建设四目组至乌道坳产业路900余米,服务村集体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及林业资源进出;修建青秀垅至金紫峰登山便道1000余米,结束村内无路上金紫峰(海拔1382米)的历史,打造旅游地标。2025年4月15日,金紫峰村成功举办第一届登山节,吸引了炎陵县及周边200余人参加,有效助推了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减少隐患保安全。疏浚及硬化村道路旁水圳9000余米,有效减少了山体滑坡和道路垮方;在急弯陡坡岔路处设置广角镜、安全标牌16个,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提质改造10个村民小组饮水设施,彻底解决水质和水源点选取问题;维修加固全村受损路面、路基、排水设施40余处,提升道路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改善村庄整体形象;新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村民夜间出行变得更安全、方便,广场上的休闲活动也增多了。

三是优化设施变美丽。聘请专业设计院编制全村概念性规划,挖掘村落特色,提供乡村振兴可视化蓝图;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重点打造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提升为民服务功能;完善提升村委会服务功能,改善办公、办事条件,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新增垃圾堆放亭18处,村组标识牌及旅游标识牌13套,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成金紫峰村第一座文化活动广场,成功举办首届“四季村晚”丰收节活动,200余名村民第一次在家门口观看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强化了村民凝聚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定期开展“最美庭院”创建评比,36户村民获评“最美庭院”,调动村民参与生态振兴积极性,建立村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四是联村联建同发展。积极开展联村联建,辐射带动相邻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金山村油铺背至金紫峰村四目组道路2800余米道路拓宽和硬化;修建峰湾路路堤挡土墙及接邻金山村盖板涵,使原先宽1米、长仅2米的小桥变身为5.5米宽、6.8米长的“便民桥”,极大方便金紫峰村、金山村村民出行。

两年来,湖南轨道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4次深入金紫峰村调研督导,与地方党委、政府、支村两委开展座谈,共商振兴大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00万元,争取专项资金250万余元,助推金紫峰村乡村振兴“弯道超车”,驶入“快车道”。

“感谢湖南轨道集团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感谢驻村工作队员的辛勤努力。现在我们村里道路变宽了,村庄变美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了。”村民张楚根感慨地说道。

激活特色产业,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碧水青山间,连片的玉竹、白及、黄精郁郁葱葱;新开垦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内,玉竹开出了晶莹剔透的花;茂密的山林里,成群的牛群在林野中自由自在地觅食;古朴清新的民宿小院在山林间若隐若现……行走在金紫峰村,处处都能感受特色产业所带来的蓬勃生机。然而,谁又能想到,昔日的金紫峰村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加之耕地、常住人口少,农业产业发展受限,导致村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零。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金紫峰村历来就有养殖土黄牛、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但规模小、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一直以来难以发展壮大。为培育村集体“造血”能力,激活特色产业,驻村工作队到省内各地学习产业案例,组织中药材种植、黄牛养殖、民宿、油茶等培训500余人次,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2024年,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闲置的林地、荒地,大力培育土黄牛养殖产业,投资190万余元建设生态土黄牛养殖基地1300平方米,流转金紫峰村及周边村村民400余亩山林用于放养、50亩土地种植牧草,采购土黄牛140余头,预计达产期后可年出栏优质生态土黄牛50余头,实现年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2025年春节期间,仅湖南轨道集团员工采购村里土黄牛肉就超过36万余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依托金紫峰村山林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高的资源禀赋,投资160万余元新建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个,流转及复垦60亩荒林,采购玉竹、白及、黄精等种苗53000余斤。目前,已种植玉竹40亩、白及15亩、黄精5亩,预计一个种植周期后(3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150万余元。

此外,为促进村民宿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制定并下发《金紫峰村民宿(休闲农庄)奖补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投入1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民宿产业发展……

2024年,金紫峰村村集体收入41.06万元,较2022年的9.7万元翻了两番。2025年3月,金紫峰村获评2024年株洲市美丽乡村和美乡村重点村。

金紫峰村乡村振兴取得的系列成果,离不开炎陵县、鹿原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精心指导。他们主动谋划、靠前服务,积极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

一条条村道宽敞平坦、一栋栋民居整洁美观、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个个村民笑逐颜开……在湖南轨道集团的大力帮扶下,在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的辛勤付出下,金紫峰村这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